聚/焦/陜/西 領/航/未/來
閱讀次數:1914 發布時間:2021-08-09
陜西省佳縣凌云路上,一座鐫刻著“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 ”13個大字的紀念碑,不僅是這座縣城的地標,而且早已融入佳縣人的精神血脈。
佳縣是建在黃河西岸萬丈絕壁上的古城。74年前,艱苦卓絕的大轉戰期間,毛澤東率黨中央來到這里。在此生活戰斗的100個日夜中,黨中央運籌于山峁溝壑之間,決勝于千里之外,指揮了著名的沙家店戰役。由此,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。
據佳縣籍女作家劉亞蓮介紹,1947年10月17日,毛澤東一行來到佳縣縣城,時任縣委書記張俊賢聞訊后,趕緊把毛澤東迎進縣委的窯洞,匯報了當地的生活、生產情況。
張俊賢請毛澤東給縣委題詞,毛澤東當場答應下來。當晚,張俊賢趕緊安排縣委工作人員做準備,并派人趕到縣城的長源興商店,買來一塊二尺長的白布,又找來毛筆和硯臺,連夜送給毛澤東的警衛員。“整個縣城都找不到一張像樣的書畫紙,當地峪口紙廠造的紙又不容易保存,大家就想了一個辦法,決定用布。”劉亞蓮說,賣布的店主得知是請毛主席題詞,說什么都不肯收錢。
10月18日一早,毛澤東再次來到佳縣縣委。走進縣委大院,他第一句話就問:“群眾的生活怎么樣?”張俊賢說:“群眾生活還是很苦。不過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。”
毛澤東動情地說:“佳縣人民為了解放戰爭,寧愿自己吃糠咽菜,把糧食省下來給我們的戰士吃。”并再三囑咐張俊賢,要搞好農業生產,把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安排好。毛澤東接見了前來參加縣委工作會議的與會代表,與大家合影留念后,張俊賢再次提議:“主席,您來一趟不容易,請您給我們縣委題個詞,以勉勵和教育大家。”
毛澤東隨即揮筆寫下“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”。1970年,佳縣縣委、縣政府在縣城中心修起6米多高的紀念碑,將毛澤東的題詞刻在紀念碑的正中央。黨和人民血肉相連的密碼,就隱藏在這熠熠生輝的13個金箔大字中。
據《佳縣志》記載,中共中央在佳縣期間,當地群眾對人民解放軍給予大力支持,凡是有三孔窯洞的都騰出一孔給部隊住。1947年秋天,毛澤東牽掛山上種植的尚未成熟的秋莊稼,指示機關人員和部隊官兵全體出動,幫助老鄉搶收莊稼。隨后,又拿出部隊食堂節約的麥子給貧困農民做種子,幫助農民把地種完。
一次,警衛員在路邊撿回幾顆紅棗。毛澤東看到后,嚴肅地講:“怎么能吃老鄉的紅棗呢?我們有紀律,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。”警衛員趕忙解釋:“這棗是掉在地上的,踩壞了可惜,還不如吃了好。”
“如果你把紅棗撿起來,放到樹下,不就踩不到了嗎?”毛澤東很認真地說,“‘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’,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遵守群眾紀律。”
1948年3月23日,毛澤東率黨中央從佳縣劉家坪村出發,在吳堡縣川口村東渡黃河,前往華北解放區。
“在中共中央轉戰陜北期間,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當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,軍愛民、民擁軍的故事至今廣為傳頌。”吳堡縣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慕生樹說,“近百年來,我們黨干革命、搞建設、抓改革,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。”
“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”,是一個百年大黨的如磐初心,也是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使命擔當。
來源:秦風網